589年正月二十日水果优配,隋军已经逼近建康城,南陈后主陈叔宝紧急命令后宫的妃子和宫人收拾好行李,准备逃往安全的地方等待任忠的护送。然而,陈叔宝一直等待的任忠并未如期到来。相反,他听到了韩擒虎攻入建康城的消息——原来,任忠不仅没有按计划招募兵力抵抗,反而选择投降了隋朝名将韩擒虎,并带领隋军轻松进入朱雀门。
任忠的投降使得隋军能够毫不费力地进入建康城。随着韩擒虎的到来,南陈的官员纷纷逃跑,只有尚书仆射袁宪等少数人留守在宫中。陈叔宝感叹道:“我一直对你不如对别人好,如今只有你一个人还留在我身边,我实在感到惭愧,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失德,也因为江东士族的气节已经没有了。”
然而,袁宪并没有对这些话产生太多反应,他依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。当陈叔宝慌乱并准备逃走时,袁宪劝他说:“隋军进宫后,陛下应该不用担心他们会伤害您。既然局面已成定局,陛下还能躲到哪里去呢?我希望您能像梁武帝见侯景时那样,穿戴整齐,端坐正殿,显示出作为皇帝的气度。”袁宪的建议是,既然国家已经灭亡,至少作为一个亡国之君,陈叔宝应该有亡国之君的风范。
然而,陈叔宝并不这么想。他记得梁武帝萧衍最终死于侯景的围困,而他不想步其后尘。于是,他决定逃命,并喊道:“刀剑之下,我不愿束手就擒,我自有计策!”他的“妙计”便是跳井。他和十几个宫人一起逃到后宫的景阳殿,那里有一口废弃的枯井,这是他为自己预设的退路。
展开剩余75%当袁宪见状,急忙劝阻,却无法阻止陈叔宝跳入井中。就在陈叔宝和随行宫人争抢井口时,后阁舍人夏侯公韵出于职责,用身体挡住了井口。经过一番拉扯,陈叔宝最终胜利,带着张贵妃和孔贵嫔一起跳进了井中。
与此同时,沈皇后和太子陈深的表现则截然不同。面对隋军攻入建康,沈皇后平静无比,毫不慌乱,展现了一个皇后应有的沉着。而太子陈深,虽然年仅十五岁,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,却依然冷静如常。当隋军闯入他的房间时,他轻描淡写地说:“战士们远道而来,不必劳烦。”这种冷静的态度令人钦佩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叔宝的行为,他的逃亡显得极为狼狈。最终,隋军发现了那口井,并开始往井里投石块。陈叔宝听到石块掉入井中,急忙出声,隋军用绳子将他和其他两名宫人拉了上来。经过一番折腾,陈叔宝终于被带出了井口,三人都显得狼狈不堪。
两天后,晋王杨广率军进驻建康,开始处理南陈的事宜。三月初六,杨广下令班师回朝,陈叔宝和他的王公妃嫔被押解到长安。一个多月后,陈叔宝抵达长安,原本的惊惧逐渐消散,他也开始逐渐适应新的生活。杨坚对这位亡国之君颇为优待,赐予他金银财宝,还多次接见他,并让他与三品以上的官员一同参加朝会。
虽然杨坚关心陈叔宝的情绪,但陈叔宝并不在意这些安排。对于他来说,故国已亡,他的唯一关心便是能否活下去,能否享受生活。于是,他在长安过得相对自在,渐渐放下了曾经的忧虑。他甚至向杨坚请求一个官职,只为能参加朝会和宴席。听到这个请求后,杨坚沉默了一会,叹道:“陈叔宝完全没有心肝。”他知道陈叔宝并非为了朝政,而是单纯希望能够参与到宫廷的社交中。
陈叔宝的酗酒习惯并不是亡国后的新发现,他在位时便沉迷于酒色,隋军攻打南陈时,他依然没有收敛。陈叔宝甚至一天要喝掉一石酒,杨坚对此感到震惊,但最终选择放任不管。毕竟,陈叔宝已无法改变历史,既然他自己也选择了这样的生活,杨坚认为不必干涉太多。
随着时间推移,陈叔宝继续享乐,直到他有一天陪杨坚东巡,登上了邙山,并作了一首诗,称赞杨坚的治国之道。虽然这番话显得有些恭维,但杨坚并未对此做出回应。陈叔宝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,享受着软禁中的生活。
最终,陈叔宝于604年11月20日在洛阳去世,享年52岁。尽管他未能获得官职,但他在杨坚的庇护下,度过了剩余的日子。四个月前,隋文帝杨坚也在大宝殿驾崩,享年64岁。
尽管陈叔宝一生未能挽回南陈的命运水果优配,但他对个人享乐的追求,成为他在这一历史大变局中的独特印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高忆管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